探幽索隱網探幽索隱網

複雜形勢下“世界工廠”出口卻兩位數增長,關鍵因素有哪些?

為何義烏能在當下不確定性加劇的外貿環境下,收獲如此突出的外貿表現?

麵對日趨複雜且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勢,“世界工廠”義烏卻收獲了比2023年更大的出口增速。

根據義烏海關的數據,2024年,義烏市進出口總值達6689.3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出口5889.6億元,同比增長17.7%;進口799.7億元,同比增長22.2%,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占浙江省的份額分別為12.7%、15.1%和5.9%,占比分別提升1.1、1.1和1.0個百分點。

這是繼2023年義烏出口首次突破5000億元之後,再次創下新紀錄。從增速來看,2024年的義烏出口同比增速也超過了2023年的16%。在後疫情時代,義烏的外貿顯現出明顯超過全國的增速,不僅體現出中小微民企的韌性,而且也讓市場采購模式的優勢愈加凸顯。

訂單碎片化加劇,市場采購貢獻率94.3%

義烏海關的數據稱,2024年,義烏市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4717.6億元,同比增長21.5%,占義烏市出口總值的80.1%,對義烏市出口貢獻率為94.3%;通過一般貿易進出口1550.6億元,同比增長8.7%。這也意味著,市場采購的出口增速比一般貿易高出12.8個百分點。

對比2023年,義烏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3883.7億元,增長19.0%,占義烏市出口總值的77.6%,拉動對全市出口增長貢獻率為89.9%。也就是說,2024年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貢獻率較2023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帶動效應進一步擴大。

義烏伊淩諾衛浴負責人劉軍明告訴第一財經,2024年公司的訂單增長了22%左右,“這兩天還有最後兩批或要趕著運出去”。綜合考慮在手的客戶情況和新一年的市場拓展計劃,他們為2025年定下了26%左右的增長目標。

為何義烏能在當下不確定性加劇的外貿環境下收獲如此突出的外貿表現?市場采購的貢獻不小,並且還在加大。

劉軍明認為,一方麵因為義烏市場的產品品類大而全,幾乎可以找到全球客戶需要的所有產品;另一方麵,義烏首創的市場采購模式,與外貿訂單的碎片化趨勢高度匹配——隨著跨境電商和直播等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客戶結構逐漸從以大B為主向大量中小B轉變,同時在經濟下行和投資偏謹慎的趨勢下,訂單的“小、散、雜”特點愈加明顯,也愈發考驗從采購到物流等多個環節的靈活性和效率。

“我們原來一個單品,早些年高峰的時候可以一次出一個櫃(集裝箱),現在一個櫃裏的SKU(最小存貨單位)有可能增加到200種,單品的單件數量遠不如之前,每款就幾十件。”他舉例說,原來的客戶結構,大B客戶占比大約有60%,超過一半,但現在隻剩下20%左右,8成都是小散客戶。

從2013年3月起,義烏就開始試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製訂了一係列針對多批次、多種類、小批量無票貨物的貿易便利政策。目前,這一貿易方式已在全國39個城市複製推廣,成為外貿穩增長的重要舉措。

除了市場采購模式,跨境電商也是義烏商人快速抓住的機遇所在,拚箱出口亦是其靈活性的體現。

2024年義烏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1285.9億元,同比增長16.1%,遠高於一般貿易的增長。

義烏歐馳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名洋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公司的外貿訂單增長了50%,其中6成是市場采購貿易模式,4成通過跨境電商出口。

“通過集拚,我們的商品從義烏到美國運費最低可做到3元/公斤,成本僅是空運的十分之一。”浙江洛克兄弟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吳亭萱說,公司的商品90%在義烏完成集貨後再出口。

義烏市商務局出口貿易科科長黃俊僑提出,“全國貨、義烏拚、發全球,集拚出海方式惠及全球消費者、采購商”。目前,他們已為930家公司發放全球“組貨人”牌照,這些公司的貨運量占義烏出口總量的80%。

新興市場為主,對美出口不足兩成

義烏出口的表現,也與其本身就以新興市場為主的出口目的地結構有關。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大量中國外貿企業加大了對於東南亞、拉美和非洲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在這些國家積累數十年,並擁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1萬多名外商常駐義烏更是受益於此。

義烏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義烏對非洲、拉丁美洲和東盟分別進出口1220.9億元、1116.7億元和640.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4%、24.4%和26.2%。對沙特阿拉伯、韓國分別進出口164.6億元、106.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5%、19.0%。同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4133.4億元,同比增長18.2%,占同期義烏進出口總值的61.8%。

以新興市場為主的特點,一定程度上也減緩了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2024年,義烏對美國出口910.7億元,占全市出口總值的15.5%左右,不足兩成。在跨境電商的帶動下,義烏對美出口增速高達42.8%。

麵對經濟下行的挑戰,全球消費者越來越青睞高性價比的中國製造,也讓中國的勞密和機電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

對義烏而言,這些產品也正是出口的主力。2024年,義烏勞密產品出口2466.8億元,同比增長21.6%,占全市出口總值的41.9%,對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49.6%;其中,塑料製品出口667.2億元,同比增長21.4%;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647.1億元,同比增長21.0%。

同期,機電產品出口2150.6億元,同比增長15.1%,占義烏市出口總值的36.5%;其中,家用電器出口165.4億元,同比增長34.8%;汽車零配件出口74.2億元,同比增長33.6%。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96.8億元,同比增長30.2%。2024年,美國大選、世界杯和奧運會等熱點也讓義烏頻頻爆單。

雖然不少企業的出口訂單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但行業整體利潤的收縮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對劉名洋而言,主要通過加快新品開發來穩住利潤。從長期而言,國際化的義烏企業也早早邁開了“出海”的步伐,在海外多地建起了工廠。不過,在他看來,中企“出海”主要解決的並非生產供應問題,而是希望更接近當地市場,並加強本地化服務。

赞(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探幽索隱網 » 複雜形勢下“世界工廠”出口卻兩位數增長,關鍵因素有哪些?

友情链接: